当前位置: 首页›› 灵芝科普›› 专家访谈

灵芝到底如何?听听专业人士怎么说

浏览量:2  发布时间:2022-03-30 02:21:57  
《黄帝内经》里提到:“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在《本草纲目》中,医学家把中药分为上品、中品、下品,上品的药用来养生保健,中品以治疗和调理为主,下品多毒不可久服。

而灵芝,正是中药里的“上品”。早在几千年前就已出现的“扶正固本”论述,是灵芝辅助治疗和预防疾病的基本原则。

现今的科学研究,则进一步证实了灵芝在免疫调节、保肝等方面的广泛作用,那么灵芝在现代健康领域,到底发挥着什么样的效应呢?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杨宝峰、张伯礼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围绕灵芝的功效、检测、开发、保护、发展等议题做了大量研究,也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


李玉:灵芝催动人体五大脏器的循环代谢,灵芝多糖是对付肿瘤的“一员大将”。


我国是世界上认识和利用食药用菌最早的国家,灵芝入药的历史有几千年之久,就中医辩证看,灵芝可入五脏,其进入人体后,催动人体“心、肝、脾、肺、肾”五大脏器的循环代谢,构成了一个“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的微妙小宇宙,一个动态的、生生不息的平衡整体。

目前中国灵芝保健品有500多种,灵芝药品100多种,如灵芝多糖就是医生常用来是对付肿瘤的“一员大将”,主要用来抑制肿瘤、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存活期等,很多药用菌在医学界甚至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摘自李玉院士8月1日,在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食用菌资源利用与野外采集暨广西食用菌产业提升技术培训班上的报告。)



杨宝峰:灵芝具有保肝解毒、抗衰老、美容、抗过敏、抗肿瘤、保护血管损伤等作用。


12月20日,闽产中药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推进会在北京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宝峰带来了“中药抗衰老研究及思考”。

杨宝峰院士指出,灵芝是中药中的上品,药用价值丰富,具有保肝解毒、抗衰老、美容、抗过敏、抗肿瘤、保护血管损伤等作用。目前,灵芝孢子粉、灵芝孢子油等新生灵芝产品已经开始部分应用于临床研究。

杨宝峰院士认为,“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截至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全球183个国家和地区,逐步进入国际医药体系。要推动中医药更好地走向世界,必须坚持国际交流合作,中医药在国际市场上走得好不好,很大程度要看国内市场上中医药的品牌、形象树得牢不牢。”

对于如何加快闽产中药的高质量发展,他还提出中药必须贯彻“绿色、道地、生态、有机”发展理念,制定闽产灵芝检测标准,加速灵芝标准化发展,凝聚发展力量,驱动闽产中药产业持续化发展。(来源:新华社、光明网等)


陈可冀:灵芝有很广泛的临床医疗和预防实际应用价值。


我国临床应用灵芝用于预防及辅助治疗疾病有至为久远的历史,临床处方亦称灵芝草。《神农本草经》载有“赤芝”,其原文称:“赤芝,一名丹芝。味苦平,无毒。治胸中结,益心气,补中,增智慧,不忘。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名医别录》并称:“青芝生泰山,赤芝生霍山,黄芝生嵩山,白芝生华山,黑芝生常山,紫芝生高夏山谷。”说明沿用甚久。葛洪的《抱朴子》以及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也都对此药有进一步的探讨与描述,说明历代对灵芝的基原知识、药用价值以及临床应用已有很多实践知识的积累,甚为可贵。

现代临床医学研究证实,灵芝有很广泛的临床医疗和预防实际应用价值,具有滋养、强壮、安神、平喘等效果,有很好的应用发展前景。近数十年临床研究证实,灵芝相关制剂对免疫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神经衰弱等功能性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关节疾病以及老年功能衰减等多种疾病,也都有很好的医疗或调理功效,值得进一步认真研究与发展。(来源:摘自陈可冀院士为北京大学医学部林志彬教授、杨宝学博士合作主编《灵芝的药理与临床》一书所写序)


张伯礼:灵芝的补益作用


灵芝的补益作用主要是表现在调节免疫功能上,这一块是它临床使用的最大的作用。所以对于体质比较虚弱的人、老年人,还有得了一些疾病比较重、在恢复期的病人,都非常适合使用。

但要从临床现在具体使用比较多的,像肿瘤的病人的手术以后,特别是放化疗的时候,免疫功能受到很大的损伤,这种情况下用灵芝就是非常好的。

张院士谈到的适用灵芝的五类人是:①体质虚弱的人;②老年人;③患有重症疾病的人群;④恢复期的病人;⑤使用最多的是肿瘤术后放化疗人群。
图片

相关文章